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黄山白际旅游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5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白际:孤芳自赏的江南秘境

[复制链接]

360

主题

649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01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11 10:2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距离黄山市区屯溪 50 公里的崇山密林中有个地方叫“白际”,在全国景区名录里找不到它,但它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驴友们的心头大爱。白际像一个与世无争的隐士,它有天时人和却没有地利,这个交通上的劣势却使得白际的原始生态美得以留存,并慢慢演变成中国稀缺的生态型旅游的一个好典范。
老男人   陈升唱过一首歌《爱情的枪》,里面有一句歌词深得我心:“南方的江山太娇媚,腐蚀了我的热血。”中国的南方省份出不了大西北的祁连山、天山或者喜马拉雅那样高大峻猛的山峰,是地理构造的宿命使然。在资深驴友眼中,江南的山过于小气和秀气,缺乏阳刚、苍茫和野性,提不起征服感。
位于皖南的白际某种程度上是个例外。安徽省休宁县的白际乡,深藏在皖南的崇山峻岭中,曾经是安徽界内最后一个未通公路的乡,被誉为“江南最后的秘境”。这里除了一望无际的群山,也有连绵的林海,陡峭的大峡谷和天然瀑布,外人罕至,因此户外江湖也称之为“江南小墨脱”。宋代诗人汪若楫曾写过一首有关白际的诗《白际岭下即目》,描绘了白际的山水风貌。诗曰:
白际摩天秀,秋光满蓼汀;
山呈金字面,田画井文形;
夜出萤相照,理阑鸡可听;
杉松柯不改,点染四时青。

白际的由来

白际全乡辖白际、项山、结竹营三个行政村,11 个自然村,村庄散布于平均海拔 800 米的白际山脉。白际乡政府所在地是白际村。白际的得名跟明太祖朱元璋有段渊源。话说当年朱大元帅从浙江打进安徽,白际村人得到小道消息他会路过白际取道结竹营村,于是全村总动员杀鸡宰羊准备迎接朱元璋。孰料朱元璋直接奔向了结竹营村,白际人民“白接”了一场,而在休宁方言里“白接”和“白际”同音。不过白际的得名还有一种文艺的说法,它是“蓝天和白云交际的地方”的简称。
古时候进出白际村只有两条山路:北向去往休宁县榆村乡岭脚村,南下通向浙江淳安县厦山村(也叫泰厦)。两条山路合起来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徽开古道(安徽徽州——浙江开化)精华段,长约30公里。像茶马古道一样,徽开古道是古时候徽商、浙商通商的必经之路,因海拔高路程长而著名,它的制高点——白际岭,海拔达到1208米。

徒步进白际
对原生态美的尊重和致敬



      白际村已经有一条路况差强人意的四级盘山公路通往外界,周边的自驾游和骑行爱好者喜欢凭借交通工具和公路的助力到白际一探究竟。我们做徒步旅行的奉行一句不成文的箴言:只有靠你的双脚才能让你走到最远、最深。所以我们户外旅行团队的队员必须徒步15公里的山路才能抵达白际。
如果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徒步这种旅行方式,它明显地有悖于现代社会追求的“短平快”效率至上主义,是这个世界上最原始最慢的旅行交通方式。但是从生态的角度来说,徒步最环保,对工业社会产品的依赖减至最低限度。
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首先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经过几十年的演进,“生态旅游”的内涵逐渐丰满,核心思想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
理论总是苍白的。只有当人们脚踏实地走在那些千百年来一直未曾停止被踩踏的石头台阶和泥石土路上,身体的各种感官知觉在陌生的自然环境中变得灵敏,并且可以随时停下脚步细致入微地欣赏一朵花、观看一种从没见过的野果子。
就生态旅游而言,白际的内涵十分丰满,它的一年四季都不会让旅行者觉得无聊。春季适合挖春笋、采春茶、欣赏高山油菜花;夏天的白际大峡谷和百丈冲瀑布是戏水避暑的伊甸园;秋季里采野果、看红叶;冬天也能观雪景看冰瀑。
我走过三月和五月的白际。三月,漫山遍野的竹林孕育着迷人的鲜笋味道,山民在雨季仙境一样的迷雾中挖新笋,一个个竹笋像白胖小子被装在乡民的背篓里,沿着同样被我们走过的崎岖山路送进村里,再由小面包车拉进镇里和城里,最终变成食客嘴边的徽州名菜:腊肉炒竹笋。五月,徒步白际,竹笋已经长大成人,但是大自然另有慷慨的馈赠:野树莓。掩藏在路边的树丛里,果实显眼的红色无法逃过徒步者的眼睛。对于城市里来的人,这些路边随手可摘的水果从情感层面上就跟超市里买到的东西有天壤之别。它们象征着野味、天然和一种返璞归真的乐趣。甜中微酸的野树莓没有人会想到要洗洗再吃,在山野的环境中干脆直接的摘食是现代人对自然的一种久违的信任和感激。

古道人,古道情

大山,山里人,和通往外界的古道,三者的命运是水溶交融。以徽字打头的古道除了徽开,还有徽杭、徽青、徽饶等等。每一条古道的背后都隐藏着人不甘于命运的一种倔强。
古徽州穷山恶水,客观生存环境恶劣,注定了徽州人要向外部世界拓展生机。“生在徽州,前世不修;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早在东晋时代,徽州人就已远赴异乡,奋迹商场,故自古有“无徽不成市、无绩不成街”的说法。徽商多是小本起家,天性的吃苦耐劳,在深山老林里的他们只有通过翻山越岭,一步一步地贩运盐、茶、山货,从而走出了一条条被汗水浸透的古道。这些古道先驱们里包括中国清代著名的大商人胡雪岩,年少时的他也曾沿着古道肩挑背扛进浙经商,艰难求生。
时至今日,古道仍然与古道上徽州人的命运休戚与共。只不过现今的古道带给了他们一个新的机遇:旅游。白际在户外和原生态旅游界崭露头角,跟一个村民的努力息息相关。他叫谢正发,白际村村民,高中文化,当过老师和供销社负责人。他从来不用名片,被认识的人亲切地称为“老谢”。媒体曾经问过不用名片的原因,他这样解释:“我从来不用名片,一方面我是通过网络宣传白际旅游,另一方面也是为白际环保做出表率。”
2000年的时候,老谢去上海旅游,很多粗制滥造的人造景点让他反感。敏锐的老谢立刻意识到他家乡的原生态自然景观资源远比人工制造的景点更有意义。从2008年开始,老谢开始利用互联网发帖发图,大力宣传白际的原生态旅游。他开办了白际村第一家民宿接待客栈,接待过无数慕名而来的国内国际旅行者和媒体。今天,老谢本身已经成为了白际的名片。
幸运的是,白际乡的村民并没有像其他新兴旅游区一样走上一窝蜂激进开发的道路,不知道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或是因为足够的进取意识。紧邻白际村的严池村,在五一这样的节假日仍然一副置身世外的景象,尽管这里的千年红豆杉和高山梯田也已名声在外。村里见不到什么游人,女人们自顾自地打水捶衣服,一位大爷在红豆杉边上支了个简陋的摊子卖笋干和红豆杉果泡酒。问一句才答一句,一点不懂得推销之道。
严池村下面的项山村更是冷清。我在村里转了半天问路,连敲了好几家的门,门都开着,里面没人应。从半山腰远眺,山没动,云没动,项山村也一动不动。
没有谁能预测到3年或者5年后白际会是什么样子。当我们讨论“原生态”的时候,我们像在讨论一种包装盒上画着“小心轻放”标示的易碎品。白际的老谢已经购置了广场舞大妈必备的拉杆音响和话筒,住在白际的那一晚我在篝火晚会上播放电子舞曲。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依然很矛盾:希望有人知道它,但又不希望太多的人知道它。

来源:健康大视野CHV文/景小磊
景小磊网称“废老师”,80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曾任国务院新闻办主管的英语新闻周刊Beijing Review记者多年,获优秀记者称号。一次偶然的云南之行后发现户外旅行的新大陆,先后就职于去哪儿网和中国徒步网,并于2014年底联合创立环球徒步户外旅行公司,致力于向普通大众推广徒步旅行与户外健身结合的绿色旅行理念。





你想了解咨询更多白际旅游资讯吗?欢迎添加微信公众号!!!

欢迎拨打白际老谢旅游热线: 0559-7506789   手机、微信:13855931218

白际旅游官方网站: www.hsbjx.com

如何关注我们的微信:

1 、你可以添加“白际旅游接待中心”微信公众号: hsbaiji66

2 、你可以添加白际老谢微信号: hsbaiji

3 、轻松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公众号

              


            白际旅游接待中心微信公众号                                           白际老谢的微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走进江南秘境 体验原始风情 白际旅游网 www.hsbjx.com 手机 : 13855931218 Q Q1 :754983823 Q Q2 :5404801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山白际旅游论坛    

GMT+8, 2024-4-28 01:01 , Processed in 0.44221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